skip to Main Content

2018年交流日现场,流光异彩, 思想、人群与场景交映生辉。从现场小电影了解一下吧:

 

如同每一年,在活动举办之前,我对内容的受欢迎程度都有些无感;然后从大会第一天中午开始,不断听到同行说,“比去年更好,比去年还好很多”。

既然大家认可,那我也就秉承交流日倡导的精神,分4篇梳理和介绍一下确保[2018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走向成功的要素:

第1篇:最上层的体验:视觉

第2篇:活动灵魂的塑造

第3篇:对参会者心情的规划

收尾:怎样的内外部团队最最有利于实现目标?

今天下午,同行还发微信问我:“马老师,今年的现场看起来太棒了,视觉创意怎么做的。”在这一篇,我就从策划人的角度谈谈对视觉体验的规划与期望。

 

一、通过视觉直接体现品质

回想刚开始培训时,不盈利,一切都本着少花钱的原则-销售资料都是自己编排的,当时觉做到了最好,回看的确比较粗粝,毕竟是简单的word文件。后来有了收入,开始找专业设计,尝到了甜头。视觉设计是衣服架子,能一下撑起品牌。

看下图:有了好KV(色彩+形象),舞台上的人都更闪亮。

 

除了设计的因素,今年的展位展示选择了灯箱方式,非常有光彩。交流日视觉设计公司艾和星美的设计师擅长使用色彩,给展位旁的5年历程墙上启用明黄色,让人眼前大亮。

 

场地本身也能带来直接的视觉体验。今年的场地从一进酒店的景观到会议室内的墙壁、地毯,细节上都很有调性。虽然费用高于其他选择,我觉得多投入一些让大家置身于超越寻常的场景氛围中也是值得的。

 

资料袋

为了更绿色,今年没有打印PPT做会刊,取而代之的是笔记本。此外,资料袋里还有明信片、不干胶贴的5年徽章、打了5年纪念标识的笔等几样东西。

袋子里的东西需要是让参会者喜欢到愿意留下来的,不放任何出了会场就会扔的企业宣传册。

笔记本做了小方格,从设计到纸质都做到我们在会议手册中见过的最高品质。

 

二、对活动品牌内涵的表达

交流日的视觉顾问王芳在上周剖析了从设计师角度对设计意图的把握。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们在探讨[希望今年的视觉设计表达出什么]的时候,我描述的期望是:汇聚融合(多元观点)、对未来不懈探索、并抱有坚定的信念。对这方面目标的达成我很满意,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点击这里就可细读王芳记录的活动主KV的产生过程

 

三、心与心的对话

在笔记本的扉页和明信片上印的一些话,是我和王芳选出的我们认同的“信念”,希望这样的表达让大家感受到鼓舞、肯定和感谢;产生共鸣与温暖的情感流动,而不冷冰冰的做了一次采购。

 

 

四、引导“融入与参与”

设计5年历程墙时

我们思考了如何让参会者“参与”,与场景融合,因此历程墙有这样的文字引导:“这一年,我来了。”

代表5周年含义的5

大会视觉顾问王芳在画第一稿的时候,就思考了5周年记忆中可以如何融入参会者的行为。之后与搭建伙伴共同优化,成为最终版本。

场地引导

由于不同场次的活动使用的场地较分散,规划细致的手持式视觉引导系统、以及在会议厅外的画架式指示牌,都削减了参会者转场时的迷惑,确保了会议进程的流畅。

以上视觉体验让参会者快速形成对品牌的印象,调动他们的情绪,抚慰当下的感受(不因迷失方向而焦虑)。

但影响参会者心情最关键的,是他们参会的根本动因是否得到了满足。在下一篇文章,我为您分享在打造令参会者沉浸的会议灵魂-内容方面,交流日是怎么做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