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8日讯 “创造性思维是活动企业在商业世界中成功的唯一途径。”因创意蜚声全球的商业会议组织者C2亚太地区CEO马丁·伊诺特,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18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现场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表达了自己对活动行业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看法。

 

C2会议现场(图片由C2 International提供)

 

马丁介绍,C2最开始成立的时候是要探索未来的展会模式,增加与会者的参与度,以一种跨行业的方式重塑思维。C2展现的不仅是创新和新的内容,而是把不同的社区和行业聚集在一起,合作创造更大胆的未来,解读未来的趋势。我们的收入绝大多数是来自赞助,但在活动中却没有任何传统展位,而是会用非常新颖的方式在展会上宣传这些赞助商,以达成更多交易,当我们做一场活动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所有消费者的行为,是整体上大家展现出来的消费和行为,而不仅仅只看到一些个体行为。

 

如何打造一场成功的活动?

 

“对于一场成功的活动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专注于参加活动的人,给他们惊喜,向参加者传递新的想法,用新的方式满足他们的要求。”马丁表示,当前的会议模式已经让与会者们感到无聊和没有新意,他们认为自己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愿意参加活动、提高参与度,并且乐意成为“回头客”。

 

无论活动的规模如何,总有办法使活动更符合参与者的预期,更令人愉快。在设计活动时,可以换位思考:作为一名参会者,我是否愿意做这件事,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不应该在活动中设置这个环节。

 

如何提高参会者的参与度,优化现场体验?马丁表示,在组织C2时,我们对每一场活动的每一部分都认真分析,然后找到新方法来不断改善。例如人际网络构建方面,我们发现了一种交换名片的新方式,让人们更容易记住彼此。每一场活动,我们都确保让人们能遇见有趣的人,促成交易,确保不重复以前做过的事,就算要重复,也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做。

 

C2会议现场(图片由C2 International提供)

 

如何成为引领活动业的领袖?

 

“不要只是去效仿其他活动, 要去做一些其他人都没有做过的事情,成为给活动行业带来新想法的领导者。”这是马丁对中国会议行业从业者的寄语。

 

如何产生新想法呢?马丁表示,我的方法是让不同行业、不同国籍、说不同语言的人聚在一起讨论一个话题。如果你想找到一个关于活动的新想法,那就将对活动业一无所知的、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行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问问他们对活动应该如何办的看法,然后你需要考虑如何使用、完善这些想法。我们经常被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困住,从而给自己设置“知识边界”,而当你征求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的意见和想法时,他们会有新的想法,因为他们没有预设的参考界限。

 

“作为活动主办方,你可以尝试邀请来自不同行业的人自费甚至免费参加活动,以获得新鲜的想法。你也可以关注那些没有工作的人,例如年轻一代的学生或者退休的老人,问他们的想法。但你要留意,不要选择那些显而易见的对象,你应该试着找到那些隐藏的对象,那些能给你带来新想法的人。一个完全不相关行业的人,带来的新想法的冲击是非常大的。”马丁表示,在招聘员工时,也要兼顾有创造力的人才和处理商务事宜的人才,并让他们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这样带来的冲突是非常有效的的,总是能创造新的思想。

 

C2会议现场(图片由C2 International提供)

 

未来C2可能落地中国吗?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参加C2,更能从中受益?马丁认为,一种是想要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创造力的人,另一种是公司或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诸多变化,并希望能在下一波市场巨变之前做好准备的人。所以总结起来,C2的潜在参会对象是想要提升或保持创造力的商业领导者。“如果只想重复做同样的、已经做了多次的事情,那C2也许并不适合你。”

 

C2未来有可能落地中国吗?马丁表示“我们正在考虑2020年在中国举办C2,具体地点还未定。就我本人而言,我认为中国有一些非常有创意的城市。”马丁表示,城市规模和知名度并不是选择举办城市的决定因素,例如在澳大利亚,C2选择了墨尔本而非悉尼,在加拿大,则选择了蒙特利尔而非多伦多,所以我们可能不会选择在北京或上海举办。

 

关于C2

 

C2 International由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和Sid Lee成立,是全球商业活动行业内一股强大的创新力量。该公司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使得参与者改变他们的思维,并利用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来应对当下的全球商业挑战。C2 将于今年10月17-19日首次在蒙特利尔以外地区举办为期三天的旗舰活动,为墨尔本标志性的会展中心带来变革。C2墨尔本(C2 Melbourne)将为墨尔本会展中心注入新活力,开设沉浸式研讨会、深入式大师班、标志性“实验室”、文艺表演和精心策划的“大脑约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陈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