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有时,我们会接到客户电话,希望一起探讨如何在培训后促进同事们的应用。恰巧国庆节后,赛诺迅连续为多家会展企业提供了内训,马老师对其中几次赞不绝口。带着“希望提炼对更多同行都有用的经验”的想法,小赛和客户公司的培训负责人以及马老师围绕《如何让培训产出实效》做了访谈,分两部分介绍给大家。

 

第一部分 客户公司提供了什么保障

01

和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冉的访谈

 

小赛:张部长,您好,咱们中机国际很重视培训,对培训选择也很审慎,我们记得您和同事在采购培训的半年前还来赛诺迅课堂试听过。对这次培训,您的个人感受如何?

张部长:两天的培训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既有理论又结合实际,特别是马老师讲授过程中应用的所有案例都是展览行业的,体现了非常强的专业性。作为在会展领域摸爬滚打数年甚至十数年的专业学员来说,借鉴性、启发性都非常强。

 

小赛:从您的角度,您觉得确保一场培训带来切实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您的部门最重视的是其中的什么?

张部长:我们的确对培训非常重视,对培训首要的要求就是保证效果。作为培训的组织者,从人力资源部的角度,我们认为确保一场培训带来切实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培训师的专业性、高水平。体现在:

1.内容货真价实、有吸引力,不是“水货”;

2.授课技巧娴熟,能非常好的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3.结构设计合理,让学员既“学”、又“思”、还“用”。比如马老师课堂大量使用讨论、分享、完成作业等形式,促进对知识的消化和应用。

 

二是对参训学员的遴选,确保合适的人来参训。

此次培训对象是展览部门项目经理级以上的骨干。这些学员目前都是某展览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提高自身专业营销能力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参训的投入度。

 

中机国际在逐渐改变“培训是福利”的观念。培训资源要切实用到那些需要学、想学、肯学的人身上,才能保证培训出效果。

 

三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精心组织和周到保障。

从确定主题、遴选培训师、沟通课程架构,到定学员、定时间、定场地、发通知、跟班保障等等,环节非常多,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完美。组织者懂培训,才能把握好关键。这次培训,我们利用第一天晚上的时间,组织学员开展了团建和复盘活动。

 

团建其实是一个“开瓶盖”的动作

帮大家消除学习的疲劳和彼此间的陌生感,建立团队的感觉。这样,在课堂上讨论、共同完成作业时就更能敞开心扉,激荡火花。下图是我们的团建。

 

 

复盘的目的是帮大家增进记忆,同时介绍实用的思维工具。

如果说白天的正规培训是“大餐”,晚上的团建和复盘就是“饭后甜点”,甜点对大餐来说是有益的补充,可以帮助大餐的消化吸收。

 

 

中机国际培训工作的具体操作人员都接受了正规的内训师培训,平时也很注重培训技术的积累,这些都能支持我们做好[饭后甜点]。从公司角度,在企业内审或外审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培训成果的检验,复盘是固化培训知识点,检验学员学习成果的非常好的方式。

 

 

以上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保证一场完美培训的诞生。

 

小赛:这次培训,从公司的角度期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您觉得目标达成情况如何?

 

张部长:从公司举办这场培训的初衷来说,主要是想提高公司展览板块骨干人员的专业营销能力。

 

中机国际的办展历史已经超过60年,有非常专业的团队,公司也连续获得过“中国会展业十大影响力会展公司”、“中国十佳品牌展览工程企业”、“中国最佳出展组织奖”等荣誉。但在所有成绩面前,中机国际的领导团队却会经常思考如何在展览领域更上一层楼?如何在知识更新如此快的时代让团队保持活力和战斗力?如何为客户、为行业创造更多价值?我们觉得营销是这个时期的一个关键点!加强项目营销,加强品牌建设是很多国企未来的重要工作。

 

两天的系统培训后学员的满意度评分也说明了参训者对培训的认可。”

 

02

和东方环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许昆群的访谈

 

小赛:许总监您好,在这次《撰写有威力的会展宣传与销售文案》培训后,您观察大家应用情况怎么样?

许总监:我观察还是能有效的应用到工作中,不仅是宣传销售方面的写作,在日常工作中的汇报、总结、方案等方面,我们也看到大家有了更清晰的逻辑性。

 

小赛:课后在您的观察或了解中,是否有任何项目组产出了新的文案作品?您对他们新的文案作品感觉如何?

许总监:展览二公司的一个项目的招展函在培训后马上就重新调整了,从版面设计到文字内容来看,结构较以前清晰,价值体现也更到位。我们也期待团队在应用中有更多改进提高。

 

小赛:对于这次培训,您的感受如何?在您的观察中,您觉得老师的哪些举措有助于给大家的工作提供切实的帮助?

许总监:我的感受是这次培训真正体现了教和学的目的。课件中的案例展示和老师对应的分析讲解能有效帮助理解学习的知识点,培训后的作业充分发挥了团队的能动性,促进了知识的消化和应用。

 

 

第二部分 马老师眼中的4个“做对了”

以下为马老师观察到的这几次培训“做对了”的方面。

 

一、选对人-永远是确保培训效果的第一要素。

 

1.参加者是对结果负责的人

在给中机国际的会展营销管理培训中,我请各小组分享经过课堂学习后优化的网站的规划。相关同事在分享前说:“此前我们做过付费排名,但是排名效果并不理想,我叫来服务商问原因,他说我们自己的网站优化做的不好,今天终于知道怎么做了,这部分对我们太有帮助了。”

 

我的感受是,如果这位同事并不在要对这个结果负责的位置,他就不会这么敏锐的感觉到相关知识点的价值,也就不会这么珍惜课堂中的每一分钟。

 

2.参加者是敏捷主动的人

在中机国际这次培训的一个实际演练环节,我给了大家60分钟时间。在前15分钟,突然发现一组少了一位成员,一问,发现他在外面做客户访谈。

 

 

听到、看到这样敏捷主动的反应,我心里满满都是欣慰。有时在内训课前,我会给一些团队提课前期望:“请选择xxx类客户,做5-10个课前调研,从客户那里收集这样的信息:1,2,3…” , 我并不是总能感到这些在课前被做了。而这次我并没有提要求,同事们体现了对结果100%负责的态度。

 

二、环境对了

 

这里说的环境是指每日工作是否提供支持新技能应用的环境。

 

赛诺迅的服务价值是“帮一个团队优化其市场化运作相关的能力”。有时我们过了一年再去同一家客户公司,发现同事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第一次见面时差不多,究其原因,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公司的运营模式。例如,公司一直承接政府项目,在学习后的一年、两年中,从政府“接单”的机会仍远远多于向市场要“订单”,中层或高层管理者日常并不追究团队[市场化运营]的方法。在这样的流程中,大家就少有机会使用新的能力,培训带来的方法就被束之高阁, 生疏或忘记。

 

在今年给东方环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的培训中,我感到公司确实在把市场化运营的思路贯彻在一些项目中-用价值打动客户,到市场上争取客户。在这样的指挥棒下,整个团队就有了急迫感。如图所示,10月9号结束培训,11日凌晨00:19同事就发来新版本的出品,再次征集老师的意见。

 

 

三、内部措施对了

 

从今年开始,我感受到“推动变革”其实是培训最主要的价值。但改变是难的,因为人们做新事情的时候大脑消耗的能量最多,感到最疲惫、最不适。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学写字、学骑车么?非常艰辛的开始。

 

今天我们长大成人,情况比小时候更糟-我们不再是白纸,都有一些固有方式。那些方式存在于我们的舒适圈中,一不留神就自动导航回去了。

 

加速对新东西的熟悉,让舒适圈快一点扩大-这是能拦住不让我们向后滑的有效方法。在这点上中机国际做的太好了。张冉部长已经介绍了她们的想法和做法,我不再赘述。

 

我会建议更多客户公司思考的是,不但是在培训日复盘,还有:

1.如何在日常组织小模块演练?

2.或由直接管理者承担更多责任,结合新知,在日常中经常对必须执行的动作以及需要达到的标准,长期给基层提出反馈和要求。这首先需要管理者(高层+中层)对新知的信念和不断改进的心态。

 

四、授课规划对了

 

在给行业提供培训做到第9年的时候,我的确花更多时间思考如何应对“不应用”的顽疾,让培训帮助团队变革固有做法。在这几次培训中,我感受到以下几种时刻是非常有意义:

 

1.用冲突或体验带来感受强烈的顿悟

如前后方式的视觉对比,或者设身处地的角色演练,当然方式可以更多。下图为马老师和辽宁北方工商业展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同事们做演讲人邀约沟通的角色演练。

 

 

2.逼近一步,在现场要求产出并庆贺成果

在昆明东方环球集团这次,由于培训确定的非常早,赛诺迅和客户公司人力资源部有充分的时间讨论最好的方法。在课程最后,我们做了一个文案规划竞赛,要求每个小组应用所学内容规划新的出品。

 

下图是学习小组在课后讨论作业。

获奖时刻-相信这个时刻伴随新知走进了获奖小组和其他“羡慕小组”的记忆。

 

在中机国际的课堂,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促进了大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课堂产出的网站规划就可以在回去之后与真实工作进行对接。

 

小赛:马老师,那您觉得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么?在什么方面?

马老师:永远都需要。由于我们确实会带去非常有品质的内容,大家有时候会“不追究”一些不完美,但我们自己需要清醒,我会持续致力在下面几个方向努力:

1.通过更好的应用教学法,让参加者更积极的投入身心。

2.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具体说是减负,并不断改进老师的表现, 更好的爱护参加者的感受。让大家学习后感充满信心、期盼和能量,而不是疲惫不堪或自尊受伤。

3.持续提炼会展业以及可借鉴领域的优秀实践,保持赛诺迅的定位-给行业提供[提升级培训],不是入门级。

 

为这些目标,在未来一年我给自己规划有20多天的教学法和教练学习;在其中很多的课堂,我和赛诺迅的其他老师也会是同学,一起学;我也会走进国内外更多标杆活动去观察和提炼。

 

期待和我们的行业一起,迎接未来。

 

以上为围绕[如何促进培训产生效果]这个话题所做的访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用。如果您有更多想法,也欢迎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诺迅会展培训

会展业优质培训及交流活动提供者

点击链接了解近期开课计划

Tel:010-57467281;010-87227015

support@sinofastlane.com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