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文:马国宜

为了事业发展,主动寻求提高自己的机会,这是强者的游戏。观察发现,无论是选派员工参加继续职业教育的机构,还是主动追寻这些机会的个体,都有许多过人之处。

由业内人士发起的培训,内容多数时来自本领域前沿机构的最佳实践和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针对行业人士的这种继续教育充当了把之前圈在领头羊机构内部的知识体系传播给同行的窗口。

看到这些的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选派员工参加学习的机构:

1. 意识-“人”的能力是这个行业的决胜因素;求新与进步是在这个行业成功的企业必备素质。把员工培育起来,这些有能力的人高效地带动业务发展

2. 业务发展态势-发展不乐观的公司对成本价的培训也会评论贵。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的公司才更愿意投资。

3. 方向感- 只有认定了只是自己公司长期事业的人才会投资于打造自己的相关能力。

而主动追踪相关信息的个体则强在这些方面:

1.     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成功的职业发展排在悠闲的生活方式之前。在他们重视的方面,他们必将取得更多的成就。

2.     对职业的慎重—他们通常会审慎物色自己希望长期服务的公司并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努力增强实力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3.     主动抓去机会-他们是向公司申请培训的发起人。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的一项调查发现,对自己有中期和长期清晰规划的人,更能成为各行各业不可获取的中坚人才。这类年轻同行做到了对自己的前途负责,给自己亲手写好下一航程的船票。事实会证明,增长自己能力的投资一定会带回丰厚回报。

职业培训一次学习需要的经费并不多,两三千而已,有趣的是把这些钱用在学习上就比买个手机需要年轻的更多魄力。真能做到给自己未来投资的,有,却属凤毛麟角。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能感受得到年轻人的求知愿望,但常苦于领导意识不同。但也有不少的时候看到公司愿意派送,员工却认为挤不出时间,这是分外令人替他们觉得惋惜的。

在我们行业,忙碌是现实。但如果有时间安排休假、也能按时上下班,再反馈出挤不出时间的信息,体现的就是一种价值观,公司应该把经费用在更有志获得成长的人身上。

还有一些同行活动前加班到半夜两三点,什么决定都顾不上做。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其实可能是刀没有磨好,磨刀最终不误砍柴工。

这几年来专业商业会议公司的活跃促进了中国商业会议市场的健康发展。竞争带来的一大好处是每类的从业者都开始反思,我如何在那些方面能做得和他们一样好?比他们更好?在此过程中,整个行业都变的更谦虚、更有深度,而虚怀若谷将孕育出更大的实力。几年前我们接触协会客户都觉得发怵,因为很多人的固有意识是我们做很多年了,让我们去讲课还差不多。现在发现这个群体中,更多的同行愿意和走出来交流、了解商业机构的做法。

当然,走出来需要有强烈的破茧勇气,例如近期一次培训中,一个来自协会的同行说“我跟我们那儿的人说我要来参加这个学习,他们都不理解我的想法,问我有必要么。来了后我觉得太好了!”

用开放的心态接纳新做法、新思路,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这是成功机构的特点。选择继续职业教育的同行们选择的是属于成功者或未来成功者的游戏。为你们加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