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http://careers.iqpc.com/
编译分享: 马国宜
编者的话
这篇文章是庆贺IQPC公司成立四十周年时发布在该公司博客平台的一篇文章。从一个具体公司运作方式的进化,商业会议同行能在其中找到不同的借鉴, 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围绕具体行业设立的社区,Mining IQ, SSON等等。
跑马圈地的时代早已不在,即便你有幸比别人更快的发现新主题,靠一年一度的会议来维系客户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国内外许多同行选择建造自己筑有高墙的花园,用更密切的交流和多样化的产品维系客户。
正文
真高兴!我已经进入商业会议行业10多年了。尽管只是一个十年区间,我也在其中感受到了会议和培训运作在这些年产生的巨大变化。
最早,我们在美国一年推出10个左右研讨会,现在我们从位于全球六大洲的十五个办公室每年运作1300场活动。这四十年是一段包含了许多变化的长长的旅途,让我深思的不仅是其间的变化,更是其间的相似之处。
会议在1973年是如何推出的?
仍被越战阴影笼罩,全球在经济、工业及政治各领域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此时,IQPC成立了,提供培训业务并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提供为应对他们的挑战和需求而专门设置的群体会议。
1973简述:
– 没有互联网
– 没有移动电话
– 用传真营销并调研策划
– 朝9晚5,大家都到办公室上班
– 会议是非常传统的2天活动
– 依赖印刷品;直邮与宣传册为王
– 品牌标识通过信纸页眉,宣传册及传真页眉得以体现
– 通过电话搞定所有事情
– 工作忠诚度– 人们在一个岗位会工作很久
之后四十年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互联网、电脑、移动电话、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每一项都给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十多年前我进入行业的时候,所有的邀请都是通过电话做的,之后以传真跟进。现在,这种方式几乎可笑,也被视为古老。
2013年时,Conference 行业是怎样的面貌呢?
这四十年来,商业会议业越做越强。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样,我们同样在很多方面面临全球性的不稳定因素,美国经济在缓慢发展中体现进步,中国也是同样。
IQPC 现在不仅在全球每年运作1300场活动,更重要的是我们推出活动的方式在进化。
我们不仅保持传统继续策划传统意义上的conference,也推出更多的网络会议、互联网上的音视频交流、在线活动,实地考察,展览及更多。在此之上,我们培育行业社区。通过我们的在线门户,IQPC为许多行业积极的促成行业社区,其中包括矿业IQ, 油气业IQ,医药业IQ,外包服务业,安防业、流程优化职业人群社区及更多。
2013 简述:
– 电子邮件在沟通方式中占统治地位
– 每个人都有移动电话
– 45% 的美国人,56%的澳大利亚人用智能手机
– 我们对远程办公、移动性大、灵活性强的员工有很大期望
– 社交媒体是标准配置
– 吸引人的内容为王
– 每个人都在社交节点中,没有地方可藏匿
–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iPad/pod 或智能手机
– 新会议形式争相获取市场关注–网络会议,网络研讨会等.
– 品牌的一致性(brand consistency)非常重要,有利于受众了解你的业务及优势
比较后我们发现变化巨大,但更令人惊叹的其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共性:人际交往的威力和面对面的时间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击败的。Rick Worden, IQPC的合伙创建人及CEO, 最近这样表达“在任何行业,分享商业解决方案的价值都是恒定的”。
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仍看到人们飞越大洲大洋与同行结识、互相从错误及经验中学习、结交潜在的方案提供伙伴并把方法与技巧带回给自己的工作场所。这,是我们行业存在与发展的根基。
如转载请标注出自商业会议策划圈。